网站首页 深度 正文
幼儿园的教育活动,应满足幼儿“多方面的发展需要”,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完整儿童,但“全面发展”绝不是抽象的,只有面向全体幼儿,促进“每一个幼儿”的发展,全面发展才具有实际意义,才能实现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。
1.悦纳幼儿的差异
幼儿在发展上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,“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”,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幼儿。因为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,他们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同,因而,也就决定了每个幼儿在原有经验上的个体差异。幼儿个体差异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:发展水平的差异、能力倾向差异、学习方式差异和原有经验差异。教师应当悦纳这种差异,因势利导,长善救失,促进每一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最大限度的发展。《纲要》指出:“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、能力、经验、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,因人施教,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。”很明显,《纲要》揭示了因材施教的科学内涵。
2.推进“适宜性”的教学
发展适宜性教学(DAP)是美国幼儿教育协会在1987年的“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专业幼教”声明中提出的。它认为,适宜性包括两方面的适宜:年龄适宜与个别差异适宜。这种主张认为,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,每个人的发展模式、开窍的时间点、人格、脾气、学习类型、成长经验及家庭背景都不同。所有儿童都有其长处、需求及兴趣。严格要求孩子一定要达到某种整齐划一标准,则是不了解幼儿发展与学习的个别差异。因此,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,实施个别化教学的策略,如,调整学习的速度,提供多样性教材,调整教师的角色等。
3.创设多样化的环境
幼儿教育活动是幼儿在与其环境相互作用中展开的。促进每个幼儿寓有个性的发展,不仅仅要保证幼儿每天有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,而且要创设一个丰富多样的、多功能多层次的、具有选择自由度的环境,让每个孩子有机会接触符合自身特点的环境,用自身特有的方式同化和吸纳外界,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了解孩子,敏锐地察觉孩子之间的差异,个别化地指导孩子。当前幼儿园的区角活动形式正是为体现这一原则而开展的,因为区角活动是一种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水平、兴趣、特点和需要来选择材料进行个别性或小组性的操作活动。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lzhi8.com/shendu/1085.html- 上一篇: 新西兰启动早期教育战略计划
- 下一篇: 中职教师职称评定有了新办法
猜你喜欢
- 2022-02-07 牵手帮扶乡镇幼儿园共促幼儿教育大发展
- 2022-01-08 浅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音乐素养课程, 为幼儿教育奠定基础
- 2022-01-06 浅谈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
- 2021-12-28 幼儿教育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论文
- 2021-12-25 家园共育与幼儿教育发展探究论文
- 2021-12-25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及作用论文
- 2021-12-24 幼儿教育中情境游戏的应用论文
- 2021-12-20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及对策论文
- 2021-12-19 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策略论文
- 2021-12-18 新课改下幼儿教育论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