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站首页 学院 正文
近日,一篇《复读十二年,“只想上清华”》的报道引发关注。今年高考结束后,这位主人公还上过热搜。
复读12年,只为上清华
据@澎湃新闻消息,唐尚珺是一位出生广西农村的80后,从2009年开始,他瞒着家人复读了七年,直到2016年以625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。
这时,父亲查出肺癌晚期。和家人坦白后,唐尚珺带着父母去了北京,之后入学“报到”。所有人都以为,他终于上岸了——现实是,他又回去复读了,直到今年,33岁的他,第13次参加高考。
“去年(高考)很难,没想到今年更难。”忆起不久前的第13次高考,他说自己依然措手不及:数学,觉得挺难的;等到物理,直接“写不下去了”。591分——距离清华录取分数线隔着90来分。
而他被广西大学土木专业录取。三姐劝他去读,哥哥想帮他填志愿,说再不去读就不管他了。73岁的母亲已经不关心他上什么学校了,只希望他早点结婚生子,“跟正常人一样,该做什么就做什么。”报考广西大学,其实只是权宜之计,他想着,
要是家里逼太紧,就边上边备考。
2017年,550分;2018年,619分;2019年,645分;2020年,619分,直到今年的591分。每次折戟后,他都想再冲最后一次,到第二年,又想再冲一次,如此循环,停不下来。“压力很大”,他说,“争取明年(考)最后一次”。
复读十二年值吗?
从报道来看,唐尚珺对于考清华的态度,其实有一个转变的过程。早期,他纯粹为了实现清华梦。后来,他还意识到复读可以成为赚钱的“机会”,“能上想去的学校,又能挣到钱,那肯定划算啦。”
但消息刷屏后,有网友不认同这种“执着”:
有人却认为,应当尊重他的选择,这就是他的“梦想”:
不少人也为他提供了一些新的思路......
中青评论:
像唐尚珺这样出身寒门的有志青年,应该得到外界的关注与鼓舞。但是,人生有限,执念太深也可能会伤害自己。
其实,人在各个领域取得成绩都是有价值的,都会赢得喝彩。对于自己的执念与心结,不妨学会自我反思和省察,从昔日的挫败阴影中挣脱出来,迎接更加精彩的人生。
对此,你怎么看?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lzhi8.com/xueyuan/11741.html猜你喜欢
- 2022-05-09 才女赵萝蕤: 清华0分录取, 讽刺钱钟书小家子气, 却嫁一个穷小子
- 2022-05-04 16岁女孩狂言考清华简单, 只是自己懒, 高考之后, 去向打脸网友
- 2022-05-01 网红教授郑强直言: 清华、北大培养的学生大部分都成为了“汉奸”
- 2022-04-30 清华美女教授火了,与北大韦神同获“青橙奖”,美貌与实力并存
- 2022-04-29 清华、北大不能防止被骗,哪些专业可以防止?哪些容易被骗?
- 2022-04-27 清华票选的第1名校花, 艺考高考双料状元, 被称“学霸型刘亦菲”
- 2022-04-26 因为数学竞赛被保送清华, 他选择拒绝, 高考705分成为省状元
- 2022-04-22 “水哥”王昱珩: 两个月考上清华, 毕业后不上班, 退赛后依然豪横
- 2022-04-22 清华校花“彭菲茗”大火, 艺考高考双状元, 集美貌才华于一身
- 2022-04-21 考生收到清华录取通知书, 还没来得及庆祝, 又接到了退学通知单